2014
09/18
18:02
你的位置:首页 > 营养饮食 > 心血管病为国民第一杀手高血压患病主因是不良生活方式

心血管病为国民第一杀手高血压患病主因是不良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4-09-18 18:02:24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韩雅菘)基于目前高血压病的高发态势,阜外医院开展了主题为“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暨“血脂防治十年行动”社区行的活动,分别在9月14日和17日走进社区,为百姓普及健康知识并提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韩雅菘)基于目前高血压病的高发态势,阜外医院开展了主题为“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暨“血脂防治十年行动”社区行的活动,分别在9月14日和17日走进社区,为百姓普及健康知识并提供义诊服务。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在活动上表示:心血管病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费用昂贵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心血管病为国民第一杀手高血压患病主因是不良生活方式

图为阜外医院专家为社区百姓义诊

阜外医院7病区副主任周宪梁在活动上强调,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约70%-80%的患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一般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时即算降压达标,达标后还要长期坚持。

在此次社区义诊中,医院专家为社区居民讲解了关于高血压防治、高脂血症防治等相关内容,并为社区居民免费进行血压、体脂的测量,因人而异制定健康计划。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0%,25%和6%。这意味着我国事实上高血压人群中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人群占70%。这些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专家提醒,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服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

相关阅读

高血压——“生命第一杀手”

高血压是慢性病,会损害全身动脉血管,造成血管硬化和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及功能障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元凶,可引发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主动脉夹层、眼底病、周围血管病等并发症。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

高血压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动脉血管,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使血压进一步升高,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控制好血压,不仅可保护靶器官(心、脑、肾及全身血管),同时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据悉,降压治疗可减少40%-50%的脑卒中发生风险,减少15%-30%的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减少50%的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高血压及早发现是关键

1、定期测量血压

正常健康人群应每两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易患高血压人群应每半年至少测量一次;有头晕、头痛、失眠、打鼾、耳鸣、健忘、肢体乏力、夜尿增多等症状时,应考虑血压可能升高,及时监测。

2、特定人群应重视血压监测

特定人群包括口味偏重者;大量酗酒、长期吸烟者;父母患有高血压者;凸肚子的肥胖者;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者。这些人群应重视血压监测,提倡家庭血压测量。

控制高血压,主要靠自己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服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

1、合理膳食:清淡饮食、低盐低脂、营养均衡。健康成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6g,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g。

2、控制体重减肥低能量饮食+有氧运动。体重下降10-20斤,可使血压下降5-20mmHg。

3、生活干预: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早睡早起、劳逸结合。

4、药物治疗:遵从医嘱、及早服药、按时规律、持之以恒。

5、血压监测:定期测量、按时复查,坚持家庭自测血压。(以上相关阅读内容来源于《2014年高血压日大众读本》、《高血压防治十部曲》)

原标题:心血管病为国民第一杀手高血压患病主因是不良生活方式

关键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min#30bags.com (#换成@)。

可能感兴趣文章

我的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