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2/09
23:10
你的位置:首页 > 两性健康 > 鸿茅药酒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鸿茅药酒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3-12-09 23:10:02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行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其中,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也被列为主要任务之一,《意见》要求“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行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其中,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也被列为主要任务之一,《意见》要求“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培育一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药酒,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病养生之法,流传千年,功效显著,但时至今日仍未被公众所熟知。为了揭开药酒的神秘面纱,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践行国家提振健康服务业的文件精神,人民**别策划了远赴内蒙古凉城之行,我们带着探究的态度,将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您呈现一个药酒产品承载的历史、实际的功效,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2009年4月,鸿茅药酒古法酿造工艺就正式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鸿茅中医药酒文化”又以传统医药类别入选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是唯一双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药酒。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人不太了解。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往往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族群的,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人类一切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历史文化中酒文化(包含药酒的文化)占有相当的比重,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现**古发现,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用谷物酿酒,酿酒历史之长,酒的种类之多,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有学者统计过,在我国历代诗歌、小说、地方志、传记、史书等文献里,提到的酒的名称就有三百余种。其中,大多数已经没有详细的记载了,有的也是只知其名,不见其踪,至于用什么原料酿制以及怎样酿制更是不得而知。在这些稀有的历史传承中,极少数酒的制作方法及蕴含于其中的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就成为了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据史料记载,鸿茅药酒于1739年即清乾隆四年问世,由山西名医王吉天在内蒙凉城鸿茅古镇,选用蛮汉山盛产的中药材以及当地有名的“鸿茅”基酒,经多年研制而成。这两次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仁道、信义、至善”及“良药济世、精工取繁”文化理念;二是下料配方及八步酿造工艺。从乾隆四年问世开始,鸿茅药酒的下料配方一直由王氏后人世代单传,秘不外宣。其制法选用67味上等药材,加白酒、红曲、赤糖、冰糖等辅料,经八步(选药、炮制、另煎、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共六十九道工序精心配制,攻克了传统药酒药效释出低、酒性浓烈等旧弊,最终达到温而不燥、补而不峻、阴阳调和、众药归一的上乘品质。

由于受到文化本身的局限性,或是由于民族传承的环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的今天,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已经销声匿迹,而鸿茅的药酒文化及工艺至今已传承274年。正是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生产出来的物质载体——鸿茅药酒,则凭借其独特的配方、精湛的工艺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要有意识、有措施地加以保护,同保护有形的、看得见的物质遗产一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等重要。(李景仁)

链接:

据有关文献记载,鸿茅药酒传统制作工艺包括:选药、炮制、煎膏、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工艺等八步69道工序。

(一)选药. 【药选其地 质选其极 去粗取精】

鸿茅一直遵循“非上等地道药材不用”的自律,建立了严谨的辨地选药规范。如方中的“苁蓉”只选阿拉善右旗所产,枝壮油亮、肉质肥厚者方能入药;又如“黄芪”则选用外蒙库伦产的绵黄芪,先切成斜片,其根粗、黑心部分不用;再如“沉香”以沉入水底的为佳,不沉的不选……凡此种种,一丝不苟。

(二)炮制.【无论君臣 分工细制 不混不淆】

鸿茅药酒原料中药材的炮制独具匠心。先取砂仁、肉桂、白豆蔻、红豆蔻、荜茇、沉香等六味药材,用红铜药碾共研粗粉;其余制何首乌等五十八味药材,或切片或捣碎,另用石磨共磨成粗末;小茴香以牛奶浸泡后再经盐炒;最后将麝香用银碗研细,以蜡纸包封待用。

(三)煎膏.【豹骨大药 温煎五时 滤后成膏】

64味药材炮制完毕后,再取适量金钱豹骨,加五倍量水文火煎煮五个时辰,至胶尽,将煎液以棉纱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放冷备用。

(四)鼎合.【燃酒合药 炼至浓稠 八步之首】

鸿茅最为独特的工艺,就是取自道家长生术的“鼎炼内烧”合酒法。制时以铁鼎添入自酿纯粮白酒,再按配比加入药面、赤糖、冰糖、小茴香,用火点酒燃烧熬之,边熬边用湿柳棒搅拌,待药液升炼剩余六成左右,用柳棒挑拉成丝即可盖熄酒焰。

(五)封坛.【去霜入器 黄泥封坛 百药调和】

撇去烧炼药霜,将药酒液盛入陶缸内,即以棉布包封口冷却,之后加入豹骨膏、麝香搅匀,再封布包并抹上黄土盐水和成的稀泥封实,最后将坛口用油布扎紧。

(六)泉浸.【冷泉浸泡 降燥祛毒 三日三夜】

药酒封坛后,先入冷泉井,浸三日三夜。泉浸是“烧鸿茅”后对药酒原液 “去其火气”的重要过程。

(七)地养.【地养其阴 天酿其神 九九为期】

经过泉浸之后,再埋入地下三尺,历时须过九九八十一天,再择吉日吉时取出,是为“取地气以养其阴”。通过长时间的地下贮存沉淀,使药酒原液中的众多药物成分之间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初具“阴阳调和、温热绵厚”的特点,功效口感更上层楼。

(八)茅缩【茅束以缩 滤残取清 香烛乃成】

这是鸿茅药酒最后一道神秘而独特的工艺,来自晋楚遗风,起源于三千年前周室天子祭祀神农远祖的仪式,鸿茅名中“茅”之真义,便是发隐于此。经过秉烛焚香祷告之后,再以茅束缩酒,滤除残渣取清液,始成了一剂“济世宁人,饮之奇效”的灵酒妙药。

原标题:鸿茅药酒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min#30bags.com (#换成@)。

可能感兴趣文章

我的浏览记录